運動損傷后采用冷療是使局部皮膚降溫,使血管收縮,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,降低局部代謝,減少組織內(nèi)部血液滲出并止痛。所有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(24小時~48小時內(nèi))均可應用冷療,如肌肉拉傷、四肢關節(jié)扭傷、軟組織挫傷等。傷后運用冷療越早,損傷部位的腫脹程度越小,日后治愈所需要的時間越短。
一、冰按摩。直接用特制的裝有冰柱的按摩器采取循環(huán)滾動方式,在損傷周圍摩擦5分鐘左右,以傷者能夠適應為度;或用裝有碎冰塊的塑料袋敷在損傷部位,每次20分鐘。
二、沖淋法。將傷部放到冷水水龍頭下沖淋,直至傷部麻木。此方法比較容易采用,大多數(shù)運動受傷者多采用此方法。
三、浸泡法。將受傷部位放到自來水或冰水中約10分鐘,其溫度可根據(jù)傷者的舒適程度來調整。
損傷后期需采用熱療,適用于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中后期(48小時后),也適用于慢性損傷。熱療可單獨應用,也可與其他方法綜合應用。凡是軟組織挫傷、肌肉拉傷、關節(jié)扭傷,出血期一過即可應用熱療。熱療的作用是使局部溫度升高、代謝活躍、血液循環(huán)增強、改善組織營養(yǎng)、促進炎癥消除及促進組織愈合,并提高感覺神經(jīng)興奮水平、解痙止痛。
一、蒸熏法。用配好的藥物加水煮沸,將需要治療部位直接在蒸氣上熏。每次治療20分鐘~40分鐘,每日1次。
二、熱敷法。用濕熱毛巾或經(jīng)過熱醋、中草藥處理的濕熱毛巾貼敷于傷部,無熱感時應立即更換,每次30分鐘,每日1次~2次。此外,亦可用熱水袋、熱沙袋、熱鹽袋等敷于傷部。
三、紅外線療法。用紅外線燈照射治療部位,燈距30厘米~50厘米,每次治療15分鐘~30分鐘,每日1次~2次,15次為一個療程。
在熱療中,一定要防止燙傷,掌握好溫度。熱療時應注意燈距的調節(jié),各類光線應防止直射眼睛,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、高熱、出血患者禁用。紅外線療法中有頭暈、心慌、疲倦等反應時,要停止治療。
金粉筆教育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聲明: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發(fā)布招聘考試信息來源于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、貴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及貴州各地市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、人民政府網(wǎng)站、教育網(wǎng)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發(fā)布招聘公告信息,包括公務員招錄考試、事業(yè)單位招聘、教師招聘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人才招聘、國企招聘、銀行系統(tǒng)、人才引進招聘等。